作者:韩业腾 图片:韩业腾 审核:岳德良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电子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教育工委、学校党委要求,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引领开新局
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夯实思想之基,筑牢信仰之魂。学院党委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纳入教职工常态化学习,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研讨的重要内容。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党委2021、2022、2023年连续三年被学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批安徽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1个,校级“样板支部”3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
学院党建工作会议
人才培养有特色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路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以来,学院坚持“五育并举”,在广泛调研师范类高校办工科专业现状的基础上,寻找错位发展点,通过优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逐渐凝练出“工师融合”理念,并融入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师范中有工程、工程中有师范的专业建设思路。学院物理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电子信息工程和物理学专业先后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实现一本招生,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余项,特别是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教育教学严要求
学院坚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求各教学系严格对照基层教学组织标准化、各位老师严格对照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在对标对表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学院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调停课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等,加强对教学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对教学、出卷、考试、评分、达成情况分析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保障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学院坚持常态化的值周检查、教学巡查、期末巡考和随堂听课等,并通过各班教学信息员了解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状况,广泛向学生征求意见、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推动教学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化、常态化。学院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肃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管理,开展常规的教学督导和教学检查工作,引导老师重视教科研工作,严把教学质量生命线。
人才队伍见成效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聚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稳用”并重,优化资源配置,建好发展平台,改革评价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了一支站得住讲台、出得了成果、守得住师魂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目前,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24人;博士学位人员31人;研究生导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50余人次。
近三年来,学院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2人,3位博士返校任教,3位教师晋升为教授,8位教师晋升副高职称;9位教师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中获得嘉奖;1位老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位老师在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安徽赛区一等奖;1位老师在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大学物理讲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师生参赛获奖证书
学科建设上水平
学院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汇聚科技优质资源,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着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目前,学院建有5个稳定的科研团队、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级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省一流本科人才引领示范基地、省人工智能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各1个,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项目2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获批安徽省重大专项1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表SCI论文96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部,横向课题到账经费445万元。
电子工程学院与北京关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揭牌仪式
服务社会显担当
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立足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定位,积极探索,主动出击,通过构建“校、政、企、研”多元融合培养体系,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学院连续多年为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开设“科技体验教育”实践课,举办了淮南师范学院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承办了第九届淮南市青少年机器人编程比赛,举办了淮南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淮南网、淮河早报、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这些都成为了协同育人的有效载体和展示平台。
学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和比赛
学院还结合专业实际,围绕协同育人开展调研,深入反思师范类高校办工科专业的经验做法,寻找错位发展点,逐渐凝练出“工师融合”的理念,推进实施了师范中有工程、工程中有师范的工师融合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新模式,培养师范中懂工程、工程中懂师范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电子工程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推进电子信息专硕点建设为契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不断通过改革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