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与传播学院 作者:孔德琴 组图:李强等 审核:孙宏新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以其鲜明的人文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成为省内新文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院围绕“人文培根,应用赋能”的主题,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展现了学院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
强化党建引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学与传播学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文学与传播学院全体党员大会
学院党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党委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党委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获评校级“双带头人”工作室,学生党支部入选校样板支部及“领航”计划。学院创新党建模式,聚焦质量提升,强化基层引领与战斗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通过“四堂联动”机制,融合思政、组织、团学、实践多维度育人,打造“文润薪传”党建品牌,深度融合党建与人才培养,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师资结构 稳步提升教科研水平
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教授3人,副教授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7%;博士21人,占比31%;40岁以下青年教师19人,占比27%。学院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徽省师德先进、省级教坛新秀、安徽省优秀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安徽省青年文艺工作者551选拔培养计划,1位教师入选“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项目。高级职称和博士占比超过学校平均水平,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出版的部分专著
教科研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43项,其中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发展创新课题3项,省领导圈定课题1项,其他各级各类省级课题36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高层次论文56篇。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批省级校级课程建设45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评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立项1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项。
立足“学生中心” 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文学与传播学院本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特色,确立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中心,新闻传播和戏剧影视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明确“精中文、实传媒、求创新”的办学定位,努力培养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聚焦“创师范牌”,做精中文。聚焦师范认证整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专业整改与状态保持方案”,一体推进二级认证整改。强化师范技能培养,坚持专业技能训练全程化,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优化制度设计,修订“三习”课程大纲与实施细则。深化“U-G-S”协同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引进基础一线外聘教师,开展“中学名师课堂”活动,培养卓越教师。丰富第二课堂,以经典诵读为主的端午诗会;以学生为主体,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节;以文学写作课程为依托,自办文学系刊《麦田》。
聚焦“走应用路”,做实传媒。优化培养方案,在应用型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3+1”改革,推动学生理论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有效衔接;改革毕业论文为毕业设计、毕业创作、学科竞赛成果等形式替代毕业论文写作。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更好地落实“3+1”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各专业努力构建实践基地群,为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实践锻炼平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产业学院,引进校友力量,打造校企合作联合运营营销策划中心。构建媒体平台,提升实践能力,新闻学专业持续办刊“新新青年”杂志;广告学专业运营了“淮上说”公号,蒲公英数字传播抖音号。
聚焦“新文科”,推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落实“新文科专业建设”理念,在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论文和设计等方面,落实个性化人才培养,2023年创立汉语言文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和数智创意营销现代产业学院。加强学科交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应用能力,创新“专业学习+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聚焦“多维育人”,构建联动共同体。开展特色实践育人活动300余项,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近1000项,参与学生8000余人次,开展暑期“三下乡”、 顶岗支教和援疆支教等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覆盖6570余人次。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平台的广泛宣传报道。其中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全国示范性团队。
围绕社会服务 擦亮文化传承特色品牌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院通过校地共建平台的方式,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学院拥有市校共建的“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淮南成语典故研究院”、“二十四节气研究院”(简称“两院一中心”);以及淮南市承接并落户在学校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
地方文化研究平台
依托各类平台,学院在地方文化方面产生了一批代表性著作,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为代表,在区域范围内有相当的影响力。相关的研究内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安徽日报》上发表、展示。同时,平台也长期为地方文化发展发挥智库作用,提交多篇资政报告,先后获得省市部门的采纳和批示。其中《淮河文化与安徽文化关系研究报告》获得了省领导批示。通过平台,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创新之路。
坚持“产出导向” 凸显人才培养成效
应用能力突出。课赛结合:课赛结合,注重能力提升。近五年,学院共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是达到了48项。
学生获得全国A类学科竞赛一等奖证书
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和长三角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安徽省原创文学新星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微电影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85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3项,国家级优秀奖12项,省级一等奖29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88项。
就业质量提升。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9%,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机构、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学院荣获2020、2022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考研深造、省级选调、企事业单位考公考编、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高质量就业占比27%。
培养成效显著。近五年,毕业生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现了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现合肥168中学师德先进胡鹏飞;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创业之星杨松等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优秀奖获得者,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崔斯杨;优秀创业达人戎国栋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文学与传播学院自办学以来,一代代文传人以“文以载道、无远弗届”为理念,艰苦拼搏,不断创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一代文传人将以永不言弃的精神风貌,只争朝夕的务实工作,开创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局面。